人才培育 | 未来网络实训基地

发布时间:2022-08-19 浏览次数:542次 作者: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

为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自2018年起,聚焦工业互联网各专业技术和应用方向,积极探索实训基地建设,为学员提供专业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环境。今年初,由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打造的“未来网络实训基地”成功入选2021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实训基地,全国仅6家

 

图片

未来网络实训基地介绍

 

图片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未来网络实训基地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未来网络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或“实训基地”)坐落于风景优美的南京,依托建设单位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指导下,基于研究院主导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的优势资源,围绕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需求,将未来网络前沿研究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成培训课程及教学案例,打造区域人才增长极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区域育人新高地。

 

Part 1 四大职能中心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

 

未来网络实训基地建设四大职能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实训教学中心、认证考试中心及人才服务中心,围绕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需求提供课程研发、技能实训、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评定、师资培训、就业指导等服务,依托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及研究院科研优势,坚持“科创引领、就业导向、聚焦重点、共建共享”的建设原则,为产业输送高质量技能人才。

 

图片

 

Part 2 六大核心实训方向锻造人才

 

围绕工业互联网实际场景,未来网络实训基地依托研究院科研优势深度调研、精心设计、自主开发、持续建设了六大核心实训方向,基于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虚拟仿真技术的综合实训平台OpenLAB,紧密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和应用服务三大板块,确保实训方向贴合产业方向、实训内容满足产业需要,实训人才符合产业要求。

 

01基于TSN的工业内网                                 

目前工业互联网应用对网络传输的实时性要求很高,传统以太网技术已然无法满足工业互联网对于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要求。通过基于时间敏感网络(TSN)的工业内网实训,理解TSN网络的基本概念,熟悉TSN协议体系和功能实现,掌握基于TSN网络的工业内网组网配置方法以及常见的TSN设备和测试床配置使用方法。

 

图片

 

02基于SD-WAN的工业外网                  

利用基于软件定义广域网技术的工厂外网体系架构,借助网络功能虚拟化、确定性网络、5G等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性能保障和安全能力。通过SD-WAN的工业外网项目实训,理解SD-WAN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和总体架构,熟悉基于SD-WAN的工业外网组网方法,掌握基于SD-WAN的VPN组网、工业数据安全传输、混合云无缝打通、工业网络集中管控技术。

 

 

图片

 

03基于工业企业的业务上云                    

随着云接入业务的迅速发展,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不断渗透各个工业应用场景,在工业生产工艺优化、企业运营管理决策优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都初步形成应用价值。通过基于工业企业的业务上云实训,了解工业、企业业务上云的基本概念、方法和优势,掌握工业企业的业务上云的基本方法和流程,了解如何利用SDN技术实现流量调度和高品质SLA保障和统一管理。

 

图片

 

04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4K/8K视频无线传输

随着5G技术的普及,为4K/8K超清视频的实时无线传输提供了可能,基于5G的工业互联网超清视频实时传输,可以为制造业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车间管理等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利用5G的大带宽、低时延、低抖动,可以满足工业级视频实时传输的要求。通过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4K/8K视频无线传输实训,了解5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4K/8K视频无线传输的应用场景,掌握5G进行无线传输的优势,了解5G+工业互联网4K/8K视频无线传输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的解决方案。

 

图片

 

05基于5G网络的智慧工厂                     

智慧工厂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5G网络的海量接入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构建一个高效节能的、绿色环保的、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厂。通过基于5G网络的智慧工厂项目实训,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架构体系和功能实现,掌握智慧工厂的部署与配置方法,掌握智慧工厂中设备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掌握智慧工厂系统中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编排方法。

 

图片

 

06边缘智能网关及应用                               

边缘智能网关将计算、网络、存储等能力扩展到物联网设备附近的网络边缘侧,每个节点都具有计算和决策的能力,这使得某些复杂的智能应用可以在本地边缘端进行处理,赋能工业物联网,发挥工业数据的真正价值。通过实训理解边缘计算的基本概念、功能和技术实现,掌握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掌握常见的智能应用业务,了解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融合对城市发展以及制造业的意义,掌握边缘智慧系统的部署、配置与使用方法。

 

图片

 

Part 3 三大特色培养高质量人才

 

01科研驱动教学内容 

针对工业互联网前沿技术以及ICT交叉领域热点,依托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在工业互联网方向的科研成果与创新实践,以科研驱动教学,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对专业基础课程安排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设计性项目实训,培养从事工业互联网相关项目设计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综合应用的高级复合、创新型卓越人才,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课程不断迭代更新,持续拓展开发。

 

图片

 

02虚实结合应用场景

实训基地通过自研虚拟仿真与虚拟结合技术,基于虚拟化网元、仿真模拟和三维动画等形式,灵活模拟工业互联网生产操作、贯穿数据采集、网络维护网络配置、标识解析、视觉质检、数据分析等各种流程,模拟产线生产中的关键过程,并提供广泛的开放接口与交互界面,与各类传感器、终端对接,从而支持广泛的自定义实验探索与二次开发。

 

图片

 

03开放共享助力创新                              

实训基地秉承开放共享的原则,提供开放的在线软硬件实验系统与在线课程平台,并持续与外部合作伙伴以及合作院校携手创新,不断打造前瞻课程资源,持续更新扩展。基地为合作院校设置专属域名,并开通相关的账号,供其远程登录和访问相关资源,为每个用户分配相应CPU、内存、存储等资源,支持远程登录并进行实验或者测试,促进学术成果转化输出;基于实训基地依托的CENI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用户可通过专线或者SD-WAN的形式远程连接,开展相关成果示范和科研试验。

 

图片

 

Part 4 多元服务提升人才就业竞争力

 

01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

未来网络实训基地室内面积达800㎡,办公楼按照标准的IT企业办公楼构建,基础设施完全满足实训人员的工作需要。基地的主要研发设备包括个人办公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媒体服务器等已全部投入使用,充足的研发设备为实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图片

 

02雄厚的师资力量

实训基地建设单位承担省部级重大项目8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项;2017-2021年已培养学生总数达2836人次,开设线上线下培训班21期;基地现有团队人员33人,包括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7人。讲师均来自于国内知名科研机构以及知名企业、高校、科创型独角兽企业,合作讲师单位包括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华为、中兴、思科等,讲师均具备副高以上职称或企业高级技术专家、高级管理人员。

 

图片

 

03丰富的增值服务

实训基地开展不同主题的就业指导活动,邀请研究院技术专家、企业高管等进基地和学员进行交流。对内教育、指导学员正确认识成才与就业,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向学员提供就业技能提升培训,增加项目案例,最终推荐到合作企业就业。包括但不限于就业指导、职场讲堂、技术沙龙、兴趣小组、技术大赛等。学员可获得相应就业支持服务,包括职业规划、求职技能提升及职场提升三大模块职业素质课程,更好地提升就业竞争力。

 

图片

 

同时,实训基地构建专业共建就业体系,联动地方政府、运营商、行业龙头企业及生态企业等构建ICT产业就业生态联盟,联盟成员单位面向合作高校学生提供企业项目实训、企业内推、专场招聘会等服务,为社会源源不断输送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人才。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未来网络实训基地将坚持完善面向工业互联网网络场景的相关教学课程、实训资源与实验平台。进行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与项目实训,提升教学水平,从而使得实训基地在工业互联网网络的科研创新、师资力量、人才培养、产业落地等方面全面落地。

 

联系方式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秣周东路12号

联系人:陈女士             

联系电话:1377030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