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指导,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格创东智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行业组织、院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119家单位共同组成的全国工业互联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任副理事长单位,常务副院长谭航受邀出席会议。
全国工业互联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为纽带,旨在推动跨区域产教资源汇聚,有效促进产教布局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支撑全行业发展。目前共同体包含2家科研机构、46家企业、5家本科高校、2家职业本科、56家高职院校、4家中职学校、3家技术学院、1家出版社。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学林表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随着工业互联网产业的深入发展,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转型的同时,也在不断创造新的职业类型及岗位需求。成立工业互联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中心作为共同体的指导单位,将进一步利用好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专业服务优势与资源整合优势,与各方共同探索在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方向开展产教融合试点专业建设,协同推进产教融合工作落地见效。
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目标,共同体将围绕4点进行建设:一是建设主体上更加多元,核心是要形成联结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的创新组织,要全链条的对接和服务。二是合作内容要更加充实,突出形成政行企校协同育人体系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果的重点任务,以及突出构建服务国际产能合作人才培养体系的重点方向。三是运行机制要更加灵活,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和建立政行企校领导对话机制,从而针对解决“谁来管”和“怎么管”两个问题。四是组织保障上要更加有力,协调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企业主管部门需要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学校还要争取社会各方资源。
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作为国内首家专业从事未来网络核心技术研发的机构,牵头建设了我国通信与信息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依托CENI,未来网络团队已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建设完成覆盖山东省16市的全球首张5600公里确定性网络,服务于工矿企业、车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推进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中国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作出积极的探索。
同时,研究院也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高质量人才培养,打造的“未来网络实训基地”成功入选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实训基地,围绕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需求,将未来网络前沿研究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成培训课程及教学案例,打造区域人才增长极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区域育人新高地。
下一步,研究院将进一步依托CENI构建国家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底座,充分发挥全国工业互联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未来网络实训基地等平台作用,服务国家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为推动行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